1月7日,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能量粒子探測器經由機械臂抓取從貨物氣閘艙出艙,并安裝至既定的艙外暴露平臺。 18時02分,問天艙能量粒子探測器安裝至氣閘艙暴露平臺,19時18分,載荷加電,各探測模塊工作正常,開啟為期十年持續獲取空間站軌道各類帶電粒子、中子及粒子輻射效應數據的探測工作,將持續為空間站、航天員和空間科學實驗等提供關鍵證據。 據了解,能量粒子探測器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自主開發研制,國際首次在空間探測領域應用新材料 CLYC(Cs2LiYCl6:Ce),突破CLYC探測關鍵技術,實現了高效中子測量和高精度n/γ甄別。 能量粒子探測器用于監測空間站軌道中高能質子電子、重離子和中子的能量、通量及方向,以及它們產生的輻射LET譜和劑量率等,為空間站安全、宇航員出艙、空間材料以及生物實驗提供關鍵參考參數,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和應用價值。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介紹稱,為保障標準載荷出艙任務的順利實施,能量粒子探測器突破了傳統衛星載荷固定安裝的結構設計理念,采用了轉移物品、緊固件、連接器、界面安全、載荷標識以及維修性等一系列適合航天員在軌操作和機械臂抓取的全新設計,地面驗證階段與航天員系統經過不斷的迭代和優化,為實現滿足航天員在軌操作和機械臂抓取的空間站標準載荷提供重要支撐。
|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由網友自行在頁面發布,上傳者應自行負責所上傳內容涉及的法律責任,本網站對內容真實性、版權等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